學術交流
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組織召開“銀粉表面形貌對漿料流變性能和電池性能的作用”學術交流會
為加強學術交流,加快推進贛江創新研究院“一三五”項目部署實施,2021年1月20日下午,我院組織召開了“銀粉表面形貌對漿料流變性能和電池性能的作用”學術研討會。我院師生以及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理化技術研究所、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等援建單位師生、合作企業專業技術人員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參會。
報告人穆罕默德·西拉理博士長期從事太陽能正銀漿料產品優化理論研究, 是太陽能電極材料領域國際知名的專家,美國Advent Solar公司(被應用材料收購)的創建者之一,硅谷太陽能新技術公司Twin Creeks Technologies(被GT Solar收購)創建團隊專家,擁有23項太陽能領域國際專利,發表表面金屬化論文50余篇,是國際專著《薄膜手冊》薄膜太陽能章節的作者。
本次報告圍繞電極用銀厚膜漿料的流變性能及其對晶硅太陽能電池性能的影響展開,研究了銀粉表面形貌對厚膜漿料在剪切作用下對柵線電極線型的影響,發現表面具有波紋結構的銀粉顯著改進厚膜粘彈回復。結果顯示,使用表面具有波紋結構的銀粉,其厚膜漿料在電池正面形成的電極,高寬比約為0.38,而使用表面光滑的銀粉,其厚膜漿料形成的電極,高寬比僅有0.28,而且,波紋結構的銀粉有效降低了電極形貌的波動,獲得連續平滑穩定的線型。線型的改進提高了電池的短路電流密度,電池效率提升了約0.1%。實驗結果與粗糙顆粒在牛頓流體中的流變行為的模擬結果一致。
報告后,現場與線上的師生圍繞漿料溶劑的選擇、玻璃粉的質量等參數對晶硅太陽能電池性能的影響等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穆罕默德博士對大家的問題進行了耐心細致的解答,同時也拓展講解了自己在太陽能電池料漿流變性能領域正開展的開拓性工作,鼓勵大家對科學問題要不畏艱難、深入研究,交流會取得圓滿成功。(科技處、物理所供稿)